今天,我以哀悼父亲的心情哀悼先生

作者: 
彭征波

  今年,2012年,我失去了两位父亲,一位是我父亲,一位是南先生。没有父亲就没有我,而南先生让我明白,一个人活着应该努力找回真我。周围的朋友都知道我崇敬南先生,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是南先生让我建立了作为一个人的信心,让我建立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信心,让我建立了对中国文化的信心。从此,我有了一个确定不变的永远的目标,我应该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我曾经希望先生能够活到一百二十岁,不少高僧大德都曾经活到这个岁数,这样我就可以在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学习之后,能够在他面前报告我的学习成果和心得,我可以当面聆听先生的教诲。我就是这样,希望先生能够等等我。
  我生在湖南的农村,湖南本是佛教和中国文化的重镇,但我一直到36岁之前,都没有接触过佛学,没有读过佛教的经典。是先生在圆觉经略说中的一句话,让我开始阅读佛经,先生说现在的博士硕士没有学问。我深切认同这句话,这是我们人文教育的悲哀,这是我个人的悲哀。我是一个博士,但正如先生所言,我没有任何的学问。
  先生告诉我们,读书一定是要背诵的,一定要让书本的知识进入到我们的如来藏识,读书要入藏。先生这句话,让我改变了自己读书浮躁的习惯。我会按照先生的这个教导继续做下去,我相信这样做能够让自己慢慢有一点点学问。
  先生说,我们读书要以经注经,不要随意加上自己的主观解释,我们的学识还不够,我们需要熟读经典,经典前后会相互注解。对经典的最后理解会体现在我们的身心转变之中,其最后,知识将会转化为智慧。所有的学问,所有的学习和修证,最终的价值都体现着能够让我找回我们自己的本心本性。先生始终不渝地践行自己的格言,如果知识和学问对于身心性命无益处,他就不会去写这样的文字,他不会去讲这些无意义的话。
  先生自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典范,是最高明而回归到最平凡的典范。先生在《金刚经说什么》中讲到,释迦牟尼佛就是如此平凡,乞食、吃饭、穿衣、洗足、铺床,亲力亲为,在衣食住行中处处显示佛法。从先生对儒家、佛家和道家经典的讲解来看,先生就是这样,先生把文化的精髓都灌输到我们的头脑中,让我们这些缺乏基本的文字和语言功底的人,能够全面准确而深入地理解最深奥的道理。
  先生的语言总是最平实、最自然的,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只有从最根本的实相般若之中才可能流淌出如此不可穷尽的智慧。先生的《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就是这样的语言和智慧融为一体的完美典范。他的慈悲和智慧如滔滔江河发心而出,如决江河而莫之能御。
  我们自小都或多或少地读过论语,也或多或少接触过其他文化大家对论语的解读,很多次,我都想好好看看论语,但是最后都没有能够把论语读完,更加不要说去真正思考论语的道理,更加不用说将论语的道理应用到我们的日常言行中。是先生的《论语别裁》,让去哦对于论语的思想有了比较清晰的体系性的认识,让我对论语可以学而不厌。
  可以使这样说,是先生让我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学问,是先生让我认识到孔子、孟子的伟大,让我认识到老子、庄子的伟大,让我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伟大。先生对于我而言,可以引用历史上对于孔子的评语,先先生而圣者,非先生无以明,后先生而圣者,非先生无以法。
  今天从湖南返回北京,才知道先生已经逝世。诸佛如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先生永远与我们在一起。是先生和先生的教导,陪伴我走过父亲去世的哀伤,同样是先生和先生的教导,将陪伴我走过永恒的岁月。先生视众生为子女,我视先生如父亲,今天,我以哀悼父亲的心情哀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