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守望者

作者: 
何克锋

  也许,下面这句充满焦虑的话,可以成为我们解读南老师的《论语别裁》这部伟大著作的一把关键性钥匙:“深感世变的可怕,再不重整孔家店,大家精神上遭遇的危难,恐怕还会有更大的悲哀”。
  这就是一位世纪老人对世人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呼声!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一个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逐渐式微的年代,但凡关切人类前途命运的人,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焦灼的心理。
  南老师应该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穿越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注入了自己全部的生命体验,与孔子对话、与颜回对话、与子贡对话、与一切圣贤对话……
  南老师在呼唤当代人必须“重整孔家店”的同时,并不是非理性的盲从。他老人家明确地告诉我们,“重整孔家店”,“吸取的应该是孔子本人的思想,而非两千多年来那些不合理的东西”。这就给我们这些后学之辈指明了方向: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孔学”!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把董仲舒、朱熹等确立的并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的东西不论精华糟粕全部吸收,那我们必将走上“邪路”。而这正是南老师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的。
  那么,南老师在《论语别裁》里最内核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人,是我们人自身。关于对人的关注,我们可以从《乡党第十》中的一个情节来作为对此的注解:“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虽然,南老师对《乡党第十》没有作详细的讲解,但他在《论语别裁》最后一段对如何做人的阐述,应该可以理解为是对整部著作的总论。“总之,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
  所以,如何做人,才是最最重要的!
  诚如南老师所说:“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的人心太坏,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太多了”,所以,孔子周游各国,“推销”自己的“道”和政治理念。但在那样一个时代,他的理想,注定是不会实现的。但是,虽然他的政治抱负没有实现,他的人文理念,却经由他的学生们永远地传承了下来!这一文脉的传承,就是靠《论语》这一“中介”,注入到了中华儿女所有的血脉中。
  但当今时代并不令人乐观,这个社会同样是“人心太坏,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太多了”!尤其在普遍西化日趋严重的情形下,中国文化的没落,已让所有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用心是爱护青年同学们,希望能续佛法慧命,续中国文化慧命”!南老师这句让人震撼的肺腑之言,一直在我耳边响起!纵观现实,我深感南老师为重拾当代人的道德人心及疾呼中国文化的重建,真是费尽了心血,也因此才为世人讲解了这部千古之绝学——《论语》。
  《论语》是孔子生命的写照,而《论语别裁》也是南老师生命的写照。当南老师从生命实修的角度,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决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时,他为我们重塑了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能治当代人“病根”的、永远“鲜活”的圣人——孔子!
  这就是我们的南老师——一个用自己全部生命守望着整个人类的伟大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