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读者的缅怀

作者: 
梦真

  2012年10月,出差的时候,突然想去常发布南师近况的网站看看,却发现了大为吃惊的消息:南师病危。怎么会?怎么可能?
  接下来的几日不停地在网上关注相关消息。后来得知是在定中,稍感安慰,心中期盼南师住世。自从得知南师安顿于太湖大学堂以来,常怀的一个念想就是前往拜谒。曾见国内有人欲组团前往,南师答以一公告,言己非大熊猫云云,极显南师个人风格。也因此存念,南师及周围工作人员都繁忙,最好勿轻易打扰,读好南师的书,做好自己的事情,有机会参加一次官方组织的活动就好。由于俗务所绊,此事未上日程表。 “子欲养而亲不待”,十月初的假期中,惊闻南师已经离世。
  过去十几年中,断断续续,读南师的书,已经成为习惯,借以使自己在纷乱的生活中沉静下来。记得最初的一本书《禅观正脉研究》,是在国家图书馆偶识。出于好奇购之。彼时硕士刚毕业,正值感情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工作视为毕业后的过渡,居一所大学的筒子楼,有大把的闲散时间,似懂非懂地读了此书。另有一书,为南师与金满慈老人的书信往来记录《参禅日记》。当时硕士的同学有相当数量奔着美国而去,我也在此列但犹疑不决,因此满慈老人的文章还成为了我了解美国生活的一个窗口。记得当时交往的朋友中有一位也是读过南师的书的,福建人,有时过来还先打个坐,还一起去听佛学讲座。
  那样的闲适时间并不长。一年多后决定了考博,开始埋头自学专业课。同时感情上异常纠结,做不了取舍。那段时间,和佛学的接触,渐渐淡化。偶有一次参加禅七活动的机会,也被制止。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实验室,遇到了后来成为终身朋友的导师,开始了喜爱的研究方向,翻开了生活新的一页。偶有一次,在当时还简陋的食堂中,听邻桌的人提及南师的名字,觉得异常亲切。研究所附近新开了一家书店,在那里竟然发现的南师的很多书籍,如《论语别裁》,《楞严大义今释》等,如获至宝,带回很多本。可以说,这些书籍,支撑我经历了写博士论文的煎熬,毕业前夕父亲离世之痛,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飘浮。那三四年,自己从“无故寻愁觅恨”开始经历真正的人生痛苦。
  博士毕业后选择出国做博士后,随身行囊中带上了南师的几本书。国外中文稀缺,环境完全陌生,再有因文化的差异,如突然置身于真空一般,一不小心就会气球般的无有定处,因此对这个“我”的认识异常深刻。记得南师的某本书上说过,一个人要是被挂在四周空荡荡的屋子,没有参考,没有沟通,是极厉害的惩罚,容易发疯。人是靠周围的联系来定位自己。其间接触了不同教会散发的传单,颇具强制性,因此亲身感受了些佛法与其它宗教的差别。南师的书中有提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理解国外的现象,有莫大的帮助。
  回国后开始了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的生涯,再没有以前的闲适。最大的一段空闲是生孩子前后,因生命形成的神奇,读了南师提到过的《入胎经》,试图了解如何住胎、出胎、何谓“中阴身”。这些事情,是现在医学无法完全解释的。尽管未从事相关研究,但选择不同的世界观,对于研究人员自身的方向选择,是有着直接影响的。我从事的是交叉科学的研究,在我眼里,技术上的革新固然重要,但技术本身不是科学,科学应该是让人更深地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奥秘。一棵植物,看似平淡无奇,但其从萌发到种子形成的过程包含了很多的故事。然而科研界并非是单纯读读文献就可以,大多数的时间要花在杂事上,也充斥着名利之争。睡前读读南师的书,成为帮助自己沉淀下来的重要法宝。
  以前一直觉得南师遥不可及,直到后来在网上得知南师就在太湖大学堂,一张车票的距离,甚至还办学。然而身为人母,加上永无尽头的工作,成为了此事未上日程的理由。然而十几年中,尽管从未谋面,南师是我心目中极其重要的导师,明知生死对于南师仅是形式,仍悲痛不已。这些年中,也接触过其他的书籍,然而正如魔对佛所言,是通过讲佛的经、宣佛的名号来反对佛。最近又见在科研界因打假成名的人跑来说三道四,许是太习惯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进行批评了。南师一生经历,如行菩萨道。受到些许攻击,是正常之事。
  此生有幸,能在南师在世之时读南师文章,看到南师视频。只是惭愧随波逐流,未能实证起修。感谢南师身边的师兄们提供了金粟阁这个平台,允许哪怕仅是读过南师书籍的人略写文字分享。南师已去,而其一生的言行著作仍可为许多人带去光明。愿更多的人的受师教化熟悉佛法。感谢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