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对怀师的评价总是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著名学者等等。总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评价怀师。末学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剖析怀师的成就。我简单的从世间法及出世间法来看怀师一生的贡献。世俗的观念,觉得一个人的成就,就是一生所取得的业绩,成绩。但对于出世间法(佛法)来说,是指对佛法修证上成就了的修行者。
以世间法来说,一般都在谈论怀师的学术成就。如果只谈学术,一般属于堕在见惑里。一些学者总是在批评怀师。从唯识的观点来说,统统都是堕在见、思惑里。以思惑来说,贪、嗔、痴、慢、疑等。为什么有一些学者在攻击怀师呢?从批评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这些学者们起了嗔念。还有我慢,觉得自己比怀师来得高明。贪名贪利,攻击了怀师,自己的声望就提高了。贪、嗔从痴而来。还有疑,对怀师所说处处怀疑。一个是教人们如何断见、思惑,另一个是堕在见、思惑里。这样一对比(比量),就见高下了。
其实怀师的的成就不在学术领域里。怀师所提倡的读经、创办太湖大学堂才是对社会、中华民族有贡献的地方。以我个人的经历,在国外长大,在西方国家念书。不中、不外,不古、不今。文言文也啃不下。近十几年来,在有华人的地方,兴起一股读经热潮。从台湾、香港,到南洋及大陆。我听一位同事说,她的两个小孩。小的孩子读经,比较乖也比较懂事。读经有什么好处呢?是把一些好的文化灌输到孩子的第八阿赖耶识里。一些大德说,显教从第六意识起修,密宗及禅宗直接从第八阿赖耶识下手修,所以成就快。通过读经直接转第八识,此乃老师的方便法门,慈悲及成就也。
怀师的另一世法的成就是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命运是什么呢?势也。大势至菩萨之势。一旦一样东西形成一股势力,如果要要改变这股势力,是很难的事。需要有另一股更强的势力来转变。怀师巧妙的运用了道家的手法,不中流砥柱(实已是中流砥柱也),在势最弱的时机,转变了势。以上说的读经就是一例。还有,太湖大学堂的建立,虽是说是栽培学生如何学做人。但如果从佛法五乘道来看,人乘为基础。太虚大师说:人成则佛成。这些学生将来为人处世及对古文的深厚根底,在将来的文化界乃至佛法的修为上,将百花齐放。末学平时感叹,我们错过了这个机缘,文言文啃不下,佛经看不懂,结果在修为上走了很多弯路。
接着来谈出世间法。怀师的真学问在出世间法,即是佛法。怀师深懂唯识。怀师多次强调唯识对修行的重要。在唯识与中观的讲解里及《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深入简出的把那么深奥的学问,用最浅白易懂的方式说出,让人容易理解。尤其是怀师对心念的审查之深,非常人所能做到。念念都能看得清楚,可见定力之深。定能生慧,念念能观(止观是因,定慧是果)。此等定慧,再来人也。
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喜欢看怀师的书。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句句说到重点,尤其是关于修行方面的书。没有定慧是做不到的。古德包括怀师自己说,大神通不是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及神足通),而是智慧的成就。
怀师是禅宗的得法弟子。大德都感叹当今时代禅宗的没落。禅宗是佛教的正法眼藏。这里不谈禅宗,先谈禅定。末学的了解,一般学佛人都是谈教理,要不就是学禅、谈大乘。但也不能怪我们,主要是没遇到明师。另一个原因是古德、大德只谈见地,一般很少谈修证的功夫。看了老师的书后,才发现很多见解是错误的。学禅必须以禅定为基础,还有意生身必须成就等等的观点。一般很少(也许是末学孤陋寡闻)看到这些,造成修行路上走了很多弯路。怀师的书除了见地以外,和其他大德最大的差别是老师总是一步步的教导如何修证、做功夫,而不只是理上的悟。这是难能可贵的。老师归纳了修行的方法,修行需要注意的细节,唯识对修行的重要性,三界天人表等等,这些恰恰是古往今来对修学者最重要的,但也是最缺乏的。个人认为,怀师最大的贡献在于此。
关于密宗。各位都晓得怀师是授予金刚上师并可以传授密法。看密宗大德的书,说上师必须是八地以上,最好是十地以上果位的大菩萨。我们连初地都达不到。大德说《指月录》有一千七百则公案,大部分的禅师都只有三、四地果位。佛法是佛说的,怀师能把佛法说的圆融无碍,果位之高,非我们凡夫能测度。我们都知道南师在密法上传了准提法。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里说学准提法,上品成就,三密转成三身。大德说修密法之所以成就快,是因为三密加持。身、口、意的恶业即刻转成善业,所以成就快。准提佛母有三目十八臂,怀师的阳历生日3月18日,都是三及十八。是巧合或是天意呢?念十方三世诸佛,一般加念南无,怀师姓南,巧合或是天意?
而如今,怀师选择示疾往生。从佛祖到维摩居士,古德及密宗大修行者等,都示现疾病相往生。如维摩诘居士所说: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此乃诸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
怀师对这时代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万代。也许几十年后、几百年后甚至几千年后,才能看到今天怀师所播下的种子开花结果。最后有个请求,怀师,我们还需要您,请您乘愿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