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劫驻世,成就千佛

南师的韦陀大愿
作者: 
浮生三千易过

  南师往生后,我便想着写一篇文章纪念这位自我至小之时便被母亲时常提起,但终究缘锵一面的老师。我总觉得我应当必然是南师的学生的,他与我有着如此相似的淑世之宏愿,却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乘愿而来,诠释者佛陀精神充盈宇宙如如不动的无上圆满。南师乘愿而来,为的是点化埋于众生根性中的佛性,向这投身于娑婆世界的亿万凡胎色身的佛菩萨揭示究竟涅槃的无上智慧。涤净泥垢,恢复空明,心如镜台,映照大千,大千万象,皆是千佛妙慧,万般法门,自然千江有水千江月。

  南师胸怀,江海倾涛,竭太泽以盈归墟,泽不见竭,墟不见盈,一如菩提,驻世长渡,不增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以成就,未来以来。
  登古刹以遥望兮,聊须臾以长阖。涉途川之莽荡兮,砺恒沙乎濯足。袈辉煌以庄严兮,有宝杵与白象。朝发轫于祖庭兮,何惧壅幽之险壑。夕宿于平野兮,罗缁衣作法毡。是夜,师行至月下,好风如水,水月拂地,如履霜苔,惟清辉罩身而不觉孤冷,攸乎畅怀,充盈激沛,慨叹千古一轮,历历增褒损贬,犹是堂皇居正,未见消瘦。师曰:“夫蛛蚕芥微,或腹中经纶之大藏,仰吐丝织,或覆天地之帷帐。其春秋虽短,然则志在不辍。初时若米齑,游丝纤薄,疏经纬而空闻达,缚形骸也无力。弥日深久,万言吐脯,不废织耕,乃成浩瀚,其厚积薄发,如游鱼喋钩,而出重深之渊,如远山衔日,而接苍云之巅。其滂沛耶,若夫怒崇峨之风雷,敛天末之垂云,吸倾渊之鲸虹。一心本从,万象始生,是以须弥智慧,纳方寸芥子之中,体修证悟,成无象之大象,终得窥水月禅心,以印天道。”

  南师早年从戎,壮年求学,中年经商,晚年致学。他从幼年起几十年如一日,就在书斋中做研究的学问人。从内地到台湾,从美国到香港,再最终回到大陆创办太湖大学堂,他在这个世界经历了千山万水,最终仍是在中国文化中找到了皈依,找到了成全自己一生最好的寄托。这不是学究似的执拗,而是阅尽铅华后的传统文化的信仰。
  南师的讲学无宗教之分,只有文化之别。儒释道三家外,谋略、医药、建筑、园林,乃至中国企业管理以及诗词、书画、星相、堪舆、卜易之学,无不涉猎。国学一脉,皆有相通。造园为地上文章,画作为纸上山水,任一门学问到了精深之处,都会在三家风骨融合之下,成了他山之玉。传承传统文化的南师,只是在将最美好的学问尽可能多的呈现给世人。
  所以南师的授业,不像书斋似的教学,更多是以个人的语境,为经典做着解读与诠释。今释、别裁、他说、諵哗,这些注脚一样的书名,没有以铺天盖地的气势霸占人们心灵,只是给众生一个理解生命的不同视角。南师创办太湖大学堂时说:“今日的世界,由于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如交通的便利,建筑的富丽,生活的舒适,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这在精神上来看,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需要理解生命的不光是如考据般研究文化的学者,更应是社会最广大的民众。南师的著作与讲学,永远通俗易懂,让每个人都可以碰触到经典的哲光。但其实将最精深的道理,用最浅显的语言讲出,让天下人明晓,这大俗之下,需要的是融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雅。南师的人生经历,似乎也就注定了他的授业之道。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学习而不知道疲倦,凭借这个来修养自身;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厌烦,凭借这个来对待他人。当年子贡赞美孔子的语言,同样代表了我们对南怀瑾大师的敬意和怀念。南师的后半生,几乎都浸淫在中国文化的传承授业上。何为文化?何为授业?“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中这样解读,即照人文来进行教化。文化无法脱离传承教化而虚无缥缈地存在,为人师者,不论生前身后,都会留下不朽的精神。死而不亡者寿。南师生前不懈的努力,如果有后人能继续弘扬下去,那么他的离世,也就不再是无可挽回的损失。他留下的精神被怎样地继承,关乎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他生命的尊重。也许我们不能挽留一个人现实空间的生命,但在精神空间,我们有无数的理由与动力,去传承和延续。南师走了吗?他不曾走,过去不曾,往后仍在。佛菩萨以色身渡劫入世,往往形骸锻炼已臻圆满,届时要走,不过是去去再来,换一个身份,换一种机缘,换一个契机度化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