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漢書禮樂志說:人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別、為制婚姻之禮;有哀死思遠之情、為制喪葬之禮;有長幼交接之序、為制鄉飲之禮...「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喪葬之禮廢,則骨肉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眾;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亂、而爭鬥之獄繁...」。 德哲司賓格勒亦謂:「當世界進入都會時代時,高樓連霄而不見天日,名譽、地位、美色、金錢皆可治,乃至倫理、道德,也要論斤計兩,問值幾何了?女人不以做母親為榮,卻希望做丈夫的伴侶,甚至諾拉、娜娜亦所在皆是...」。人類文化之墮落,似乎也是有志一同的,然亦未若吾華之為甚。吾人於此可透文化也者之箇中消息。
南師畢生以復興中華文化為職志,一言一行,莫不以文化為依歸。蚤夜以思,慨自西風東漸,言國是者,莫不以「求變」為第一要義,視「變」為濟時救世之靈丹妙藥。世人或以傳統為落伍,於是乎有所謂:全般西化者,咸以「盡變固常」以為快。仁義道德隨風而靡,文化亦蕩然幾乎息矣! 師惑之憫。欲力挽狂瀾,冀拯文化于萬一,先生每曰:「禮壞樂崩,非二三君子者以為之倡,乃能易風俗、而正人心」。語謂一時教人以口,百世教人以書。 南師遂攘臂奮起,力挽狂瀾,乃成「論語別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說」、「易經雜說」....,等典籍之論述,深入淺出,以輕鬆之闡述,成一家之言,破世俗之迷,賦我文化以全新面貌、生命與精神。集「儒」、「釋」、「道」諸家之精神於一爐,深入淺出,旁徵博引,「至廣至精,為近百年來我學術界所未臻」。一時蔚為風氣,天下景從,為中華傳統文化,留其一脈薪傳。謂吾 師為中流砥柱、暗室明燈、洵非虛語!
南師對文化精神、典籍薪傳之憂心,可說殫精竭慮、不遺餘力。末學於二〇〇三年出版之《皇極經世今說》(半部三冊數若干萬言),蓋尊老師之囑咐與其督促,始得付梓問世,並蒙 南師親為賜序,感何如之。
緣修篆於一九七九年元月,軍旅生涯結束後,又糊裡糊塗的步入商場,虛擲其二十多年歲月。午夜夢迴,頗多感觸。加以國內政壇社會,烏雲瀰漫,陰霾沉沉,因興浮海之念。客中日長,有幸『閒坐小窗讀周易』,遂萌為周易百家註之遐思。 南師聞悉我的想法,囑鄉長劉雨虹老師告我,《易經》著作,已汗牛充棟,而得透羲皇消息者不多,未若『皇極經世』之久湮無問者。並寄來機票,囑篆赴港一晤。之後,為了蒐集『皇極』資料,遂有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燕京圖書館之行,得以睹其典藏,獲益匪淺...。鼎兒並為攝影,提供意見,經世書歷時五載始成。實頼吾 師之鞭策指導,先賢康節先生之絕世奇構,文化瑰寶,始得重現於世。
南師以謙沖自牧,未曾以長者自居,有來求見者,拜揖則必回揖,若跪、則必跪地拜(佛氏初入門,或學資淺者,對其長者,往往行跪拜禮),未嘗受人一拜。謙稱其所言皆誆、不足為訓,後果聽者自負云云。其謙不為師之風範、美德,尤足令人起敬,每謙稱其學不足為師,故未嘗有學生。實則感嘆吾儕之質陋、器窳、不堪添列門牆。徒望萬仞宮牆、龍章象魏,篆自以蓬篙榆柳,不敢自列師門牆!而遺人笑柄也!
觀今之世,人頗唯「物」是逐,文化墮落亦已甚矣!人類之苦難,亦與時俱增。此乃吾 師所以悸憚而不懌以者、念茲在茲、奔走於途之所由者、亦 師之所以長太息者!
老師集畢生心血與精力,著書立說以燃燒自己、照亮天下,誠所謂大菩薩道! 老師年已九十有五,固不如齊彭之修也,然 師之著書立說、德育教化、澤被蒼生、功在民族,庸計其年之修、壽之齊乎?!
昔哲邵子(康節)有言:「天地之道備於人,萬物之道備於身,眾妙之道備於神。天下之能事畢矣。」此吾所以為師悼者。
辭曰
太湖泱泱
吳山蒼蒼
先生之學
日月齊光
學生 閆修篆叩悼